摘要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补肾调肝方能明显改善高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和中医临床症状,疗效肯定,但缺乏相关的实验依据。目的:探讨补肾调肝方的安全性及其对泼尼松龙诱导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受精后5h的鱼卵分到24孔板中,每孔20枚,将不同浓度的补肾调肝方(生药质量浓度10,50,100,250,500 mg/L)分别加入到相应的孔,分别于受精后24,48,72,96 h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并统计胚胎累计存活率及孵化率以评价补肾调肝方的安全性;将受精后3 d的斑马鱼卵分为对照组(0.5%二甲基亚砜)、泼尼松龙模型组(25μmol/L)、阿仑膦酸钠组(阳性药物)、补肾调肝方(生药质量浓度10,50,100,250,500 mg/L)组,每组40条,每天换液至第8天后处死,用茜素红对各组斑马鱼幼鱼骨骼染色,进行显微检测、数码成像,并用图像软件定量分析骨骼染色区域来评价补肾调肝方抗骨质疏松的作用。结果与结论:(1)低浓度补肾调肝方对胚胎存活率及孵化率无影响,而高浓度补肾调肝方可降低胚胎存活率及孵化率;(2)25μmol/L泼尼松龙能成功诱导斑马鱼骨量显著丢失;(3)与模型组比较,50,100,250 mg/L的补肾调肝方可对抗泼尼松龙诱导的斑马鱼骨质疏松,并呈浓度依赖性;低质量浓度无明显的抗骨质疏松作用,高质量浓度抗骨质疏松作用呈下降趋势;(4)结果表明,25μmol/L泼尼松龙能成功诱导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成功评价了补肾调肝方的安全性,补肾调肝方在50 mg/L开始出现抗骨质疏松作用,在250 mg/L具有最为显著的抗骨质疏松作用。
-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