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广西喀斯特地区低温冻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为提高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抗灾能力、优化地区产业布局提供科学决策。【方法】采用69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选取1961—2019年59年逐日气象数据及地理信息数据,运用线性趋势拟合、GIS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近59年来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最低气温和≤0℃低温有效积温均呈上升变化趋势,倾向率分别为0.41℃/10 a和0.51℃/10 a,≤0℃低温日数则出现下降趋势,倾向率为-0.38 d/10 a。在突变检验上,最低气温、≤0℃低温日数和≤0℃低温有效积温的突变特征具有同步性,均在80年代发生突变。在空间分布上,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且随着纬度、海拔高度增加温度降低速度变慢。其中最低气温由南向北上升趋势变慢;≤0℃低温有效积温变化趋势由南向北上升趋势加快;≤0℃低温日数则由南向北下降趋势加快。【建议】低温冻害对喀斯特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修复具有较大影响,需加强对喀斯特地区低温冻害的相关研究,构建低温冻害指标体系,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