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讨川西新场地区须家河组第二段致密砂岩优质储层形成的控制因素,为预测优质储层提供依据。根据岩心、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及测井资料分析,须二段储层以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喉道属极细-细孔喉,孔隙度主要在2%~4%,渗透率主要在(0.02~0.04)×10-3μm2,属超低孔、超低渗型致密砂岩储层。优质储层受沉积微相及成岩作用的控制,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物性最好。对水下分流河道进行岩相学研究发现,平行层理砂岩相的渗透率更高,是最有利的岩相类型。水岩反应引起的长石、易溶岩屑等颗粒的溶解形成了大量次生孔隙,是须二段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斜长石对次生溶孔的贡献高于钾长石,火山岩碎屑溶蚀最有利于次生溶孔的形成;绿泥石主要保存了原生粒间孔隙;层理缝、层面缝和冲刷面缝改善了储层渗流能力,构造缝对单井产能贡献很大。
-
单位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