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运用Framingham心血管风险评分探究体力活动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间的相关性。选定对151名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及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根据Framingham心血管分层方法(<10%、≥10%)将心血管患病风险划分为有风险组和无风险组,依据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划分标准(<600、600≤X≤3000和>3000 MET-min/w)将体力活动划分为低(LPA)、中(MPA)、高(VPA)三种等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无风险组体力活动水平显著高于风险组(P<0.05),随着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的提高,体力活动水平在男女中均呈降低趋势(P<0.05);(2)男性血脂、血糖水平优于女性,表现为HDL-C、HbA1c、TC、LDL-C均低于女性(P<0.05),但男性拥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中位数:8%vs 6%);(3)不同体力活动水平组中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LPA(18.2±13.5%)vs MPA(8.8±5.9%)vs VPA(5.8±3.6%);(4)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力活动量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存在负相关(P<0.05),体力活动水平每上升1000 MET-min/w,男性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降低8%,女性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下降7%。结论:(1)体力活动水平越高,各项生理指标均呈良好趋势,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显著降低;(2)体力活动水平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体力活动可以作为评定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