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后急性胆管炎的危险因素及其列线图的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因胆总管结石接受ERCP的患者临床资料, 纳入术后发生急性胆管炎的患者95例(胆管炎组), 以1∶3比例通过软件随机抽样选择术后未发生急性胆管炎的患者285例(无胆管炎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ERCP术后急性胆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 建立预测ERCP术后急性胆管炎发生率的列线图模型。结果单因素比较发现 ERCP术后发生胆管炎患者和未发生胆管炎患者在年龄、合并糖尿病、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葡萄糖、胆囊壁粗糙、胆管直径、胆管下端狭窄、行经内镜胆道内支架放置术比例、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比例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高龄(OR=1.108, 95%CI:1.079~1.138, P<0.001)、合并糖尿病(OR=4.524, 95%CI:1.299~15.758, P=0.018)、胆囊壁粗糙(OR=2.495, 95%CI:1.106~5.630, P=0.028)、胆管直径增加(OR=1.303, 95%CI:1.181~1.437, P<0.001)、胆管下端狭窄(OR=4.192, 95%CI:2.508~7.005, P<0.001)为ERCP术后急性胆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的列线图,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87。结论高龄、糖尿病病史、胆囊壁粗糙、胆管直径增加和胆管下端狭窄为ERCP术后急性胆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临床医师可依据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进行临床干预, 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