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汉语词义的发展可追溯到先秦的原始语言,词义最初形成时总是处于原始的混沌状态。"畏"最初为记录人们看到可怕事物时不由自主地发出的声音,后用来表示"害怕、恐惧"和"使害怕、恐惧"义,而"喂"为"畏"的分化字,后用以表示"打招呼"义。"嚇"最初可能也是人们驱除怪物时发出的恐吓怪物之声,本为象声词,既可象怒斥声,又有"大怒"义,还有"吓唬、恐吓而使害怕"义,引申又有"害怕"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