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现状和防治效果,为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9-2018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8个盟市抽取38个病区村作为固定监测点,调查监测村的改水情况及改水工程运转情况,检测水砷含量;对监测村所有正在暴露或以往暴露过高砷水的常住人口进行体检,观察砷中毒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每个监测村采集30名成人尿样,检测尿砷含量。结果 38个监测村的改水率由2009年的84.21%(32/38)上升到2013年100.00%(38/38),并持续保持;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从2009年的64.29%(9/14)上升到2016年的100.00%(18/18),并持续保持;改水工程水砷含量合格率由2009年的64.29%(9/14)上升到2018年的88.89%(16/18);合格工程覆盖人口比例由2009年的47.79%(4 846/10 140)上升为2018年的84.35%(5 370/6 366)。2009-2018年,水砷含量合格村砷中毒患者检出率为9.17%(3 968/43 276),未改水及水砷含量超标村为7.48%(805/10 759);连续10年无新发病例。不同年份间比较,水砷含量合格村、未改水及水砷含量超标村居民尿砷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24.04、100.35,P均< 0.05);同一年份间比较,水砷含量合格村居民尿砷水平低于未改水及水砷含量超标村(P均< 0.05)。结论 10年监测期间,内蒙古自治区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病区改水率、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保持良好状态,但水砷合格率仍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