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探讨发生在1926年中日电影界间两条不同脉络的交流。第一条脉络是该年5月高村商会引进天一影片公司的《忠孝节义》在东京公映,成为在日本公映的首部中国电影。这是美国联美公司等发行公司在开拓东亚电影发行放映网的过程中,日方与美方发生对立而引起的。与此相反,第二条脉络是在中日文艺界人士民间交流的基础上发生的。上海内山书店主办的“支那剧研究会”、陈寿荫等新人影片公司人士,以及上海的中日双方文化界人士为了向日本观众介绍中国电影,在大阪等地进行非商业性中国电影放映会,同时与日本电影公司携手拍摄首部中日合拍的电影《神州男儿的意气》。1926年发生的两条不同脉络的中日电影界交流虽未取得理想的结果,但在中国抗战之前两国民间交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