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司马迁《史记·韩非列传》将韩非"归本于黄老",其作法理由涉及韩非子的派别归属,为韩非子思想研究中无法回避的基础问题。司马氏父子所谓的黄老、道德家皆未有确切的内涵与外延,却有鲜明特征,如将"道"作为各类治术的客观依据,将"虚无""因循"作为从治身到刑名的高级原则等。这些特征《韩非子》同样具备:其"道"思想中彰显或蕴含的"虚无"与"因循",实为统摄各类刑名法术的高级指导原则。这或许就是司马氏将韩非子"归本于黄老"的理由。韩非归本黄老一说在汉代"黄老"的优势为儒学所取代之际衰落,《韩非子》归入所谓"法家"的作法继而兴起。此一过程包涵着某些《韩非子》研究史上影响甚为深远的转变:如韩非学说内部结构中,先前被置于治术领域较低层级的"法势术"思想,逐渐成为韩非"政治思想"的所谓"中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