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剂对紫花苜蓿与花生秧混合青贮后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为添加剂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CK)、1×106 CFU/g FW(鲜重)植物乳杆菌添加组(Lp)、5 g/kg FW纤维素酶添加组(Ce)、1×106 CFU/g FW植物乳杆菌+5 g/kg FW纤维素酶添加组(Lp+Ce)、40 g/kg DM单宁添加组(Ta)、1×106 CFU/g FW植物乳杆菌+40 g/kg DM单宁添加组(Lp+Ta)、5 g/kg FW纤维素酶+40 g/kg DM单宁添加组(Ce+Ta)、5 g/kg FW纤维素酶+40 g/kg DM单宁+1×106 CFU/g FW植物乳杆菌添加组(Lp+Ce+Ta),室温贮藏45 d后,进行体外发酵试验,共8组。结果表明:各种添加剂处理对pH无显著影响(P>0.05)。与CK组相比,各组的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降低,其中Ta组NH3-N含量显著低于Lp、Ce、Ce+Lp组,高于Ce+Lp、Ce+Ta、Ce+Lp+Ta组。Ce、Ce+Lp、Ce+Ta、Ce+Lp+Ta组的乙酸/丙酸显著低于CK组(P<0.05)。Ce+Ta、Ce+Lp+Ta组的丁酸含量显著低于Ce、Ce+Lp组而高于其他组(P<0.05)。除Ce+Ta组外,Ta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Lp+Ta、Ce+Ta、Lp+Ce+Ta组的产气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CK、Lp、Ce组的干物质降解率(DMD)显著高于Ta、Lp+Ta、Lp+Ce+Ta组(P<0.05),Ta、Lp+Ta、Ce+Ta、Lp+Ce+Ta组的粗蛋白降解率(CPD)显著低于CK、Lp、Ce、Lp+Ce组(P<0.05),Lp+Ta、Ce+Ta、Lp+Ce+Ta组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显著低于Lp、Ce、Lp+Ce组(P<0.05),CK、Lp、Ce、Ta组的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综上所述,不同添加剂处理对瘤胃发酵作用不同,其中添加单宁后NH3-N含量、产气量以及CPD显著降低,添加纤维素酶或植物乳杆菌能够显著缓解单宁对TVFA产生的抑制作用。
-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