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常规治疗疗效差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需联合支气管镜辅助治疗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28例RMPP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法设计建模组与验证组。建模组共197例,根据常规治疗是否有效分为常规治疗组(106例)与支气管镜组(91例),验证组共131例。记录RMPP患儿的年龄、热峰、热程,检测患儿血清白细胞(WBC)、快速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ESR)、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NL)、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D-D),在入院48h内完成肺部CT检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获得RMPP患儿需联合支气管镜辅助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热程>7天(OR=4.339,95%CI:1.440~13.830)、HNL>115.5ng/mL(OR=10.922,95%CI:2.546~76.989)、IL-6>4.38pg/mL(OR=4.876,95%CI:2.266~10.769)、胸腔积液(OR=13.402,95%CI:3.894~63.564)均为RMPP患儿需行支气管镜辅助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利用该4项危险因素构建RMPP患儿需联合支气管镜辅助治疗概率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其中建模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1,验证组AUC为0.839,提示预测模型有良好的诊断效能;校准曲线表明该预测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RMPP患儿需联合支气管镜辅助治疗的风险。结论 热程>7天、HNL和IL-6高于正常值、存在胸腔积液均是RMPP患儿需联合支气管镜辅助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当RMPP患儿出现上述危险因素时,常规治疗效果欠佳,需联合支气管镜辅助治疗的概率增加;构建的列线图可准确评估RMPP患儿需联合支气管镜治疗的风险,具有实用性、真实性及准确性。
-
单位潍坊市人民医院; 潍坊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