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柑橘叶斑病是黄果树旅游区柑橘重要产区和母本园区的重要病害,自2017年起对其进行了柑橘病害调查及病原菌鉴定,并从病害样品中分离、纯化了多个菌株,进行了菌落形态、子实体、产孢细胞、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等形态的观察及分子生物学的鉴定。依据柯赫氏法则,在室内或自然条件下,研究了代表性菌株ZHGS-2017-010对柑橘叶片和果实的致病性。依据18S核糖体RNA基因(SSU)、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r DNA-ITS1-5.8S-ITS2)、28S核糖体rRNA基因(LSU)、延伸因子-1α(EF-1α)和β-微管蛋白(β-tub),采用PAUP软件及最大简约法,进行了多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子实体为黑色,不规则球形。产孢细胞为圆柱形,淡蓝色或透明,大小为(42.5±5.3)μm×(4.4±1.0)μm。分生孢子,无色或淡蓝色、光滑、无隔膜,呈梭形或纺锤形,大小为(26.5±2.4)μm×(6.5±0.8)μm。基于SSU、ITS、LSU、EF1-α、TUB的系统发育树研究表明,代表性菌株ZHGS-2017-010与参考菌株Botryosphaeria dothidea CBS110302和CMW 800菌株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一支,其自举支持率为91%,表明引起该地区柑橘病害的病原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致病性试验表明,代表性菌株ZHGS-2017-010可导致柑橘产生叶斑和果实腐烂。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