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MS/MS测定小鼠肝肾中的马兜铃酸-DNA加合物

作者:阳娇; 贾志鑫; 刘洁; 李月婷; 李乾; 苏汝彬; 马兆臣; 闫晓宁; 屈碧琼; 肖红斌*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2020, 45(11): 2634-2641.
DOI:10.19540/j.cnki.cjcmm.20200324.204

摘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HPLC-MS/MS)测定小鼠肝肾中4种马兜铃酸-DNA加合物的含量,并对给药后不同时间小鼠肝肾中马兜铃酸-DNA加合物的含量变化进行监测。选用资生堂Capcellpak AQ C18色谱柱(3 mm×100 mm,3μm),以0.2%乙酸-5 mmol·L-1乙酸铵为水相,甲醇为有机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扫描,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测定马兜铃酸Ⅰ/Ⅱ分别与脱氧腺苷、脱氧鸟苷、脱氧胞苷结合形成的马兜铃酸-DNA加合物。通过分析Balb/c小鼠灌胃给药关木通提取物后60 d内肝肾样品中马兜铃酸-DNA加合物的相对含量发现,肾脏中的4种马兜铃酸-DNA加合物含量均明显高于肝脏,每1×106个正常脱氧核苷中大约有15.87个加合物,是肝脏的4.5~7.5倍,部分加合物在给药后第30天仍能检测到。肝脏中的加合物在给药后第1天含量最高,在第7~14天又出现了二次达峰的现象。该结果说明马兜铃酸-DNA加合物在体内消除困难,对研究马兜铃酸肝肾损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