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经济树种,同时也是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l,EcM)依赖型树种。为揭示湖南红壤区板栗EcM真菌多样性,本研究以9年、17年、35年3个不同林龄的板栗园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不同林分的板栗根部EcM样品ITS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板栗EcM真菌的多样性及其在不同林龄中的分布情况;同时测定板栗根际土壤理化性质,运用线性回归、Spearman相关性以及典型对应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等,研究土壤因子与板栗EcM真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林龄中的菌根样品测序得到EcM真菌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46个,隶属于2门、3纲、8目、13科、18属。硬皮马勃属Scleroderma、粉孢牛肝菌属Tylopilus和红菇属Russula是板栗园中主要的EcM菌属。9年林分EcM真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大(1.33),与35年林分Shannon多样性指数(0.22)有显著差异,各林龄物种丰富度指数无显著差异。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土壤pH、全钾、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钙和有效镁与EcM真菌的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结合CCA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pH、全磷、全钾、速效钾及有效钙是影响湖南省红壤区板栗园EcM真菌群落组成的主要土壤因子。湖南红壤地区板栗EcM真菌群落组成较为丰富,为EcM真菌筛选及板栗园种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