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干预术后肠梗阻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作者:李进进; 邵晓梅; 赵文胜; 商越; 梁宜; 陈勤; 方剑乔
来源: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9(02): 162-166.
DOI:10.16466/j.issn1005-5509.2015.02.024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干预术后肠梗阻是否有效。[方法]由2人按制定的检索策略独立对7个电子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以临床研究为单位,辅以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按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临床试验;根据Cochrane Handbook指导两人独立使用Rev Man对每个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进行偏倚风险和文献质量评估,并提取纳入研究的对象、方法和结果等资料术后首次肠鸣音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作为主要指标,住院时间为次要指标,条件符合时采取Meta分析。[结果]纳入4项高质量研究,包括308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以均数差值和95%置信区间表示:针灸与非针灸相比,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3.71[-14.36,6.94]h,术后首次排便时间-12.35[-36.90,12.21]h,住院时间-2.00[-3.40,-0.60]d;针灸与假针灸相比,术后首次肠鸣音-6.00[-13.26,1.26]h,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8.00[-14.72,-1.28]h,术后首次排便时间-18.05[-31.89,-4.20]h,住院时间-0.30[-1.03,0.43]d。[结论]纳入的研究提供证据支持在术后常规处置基础上,针灸较非针灸缩短住院时间,对术后肠梗阻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无明显差异;针灸较假针灸能缩短术后肠梗阻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而在首次肠鸣音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