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命门动气”学说以无形而有位的命门(即肾间动气)为人身太极之核心,认为肾间动气禀于有生之初,由水谷之气、宗气所养,化生五行、继成脏腑并与脾胃之气血共同统领三焦。“命门动气”学说指导痢疾相关疾病的治疗时,聚焦于肾间动气,通过温补肾阳、通补三焦、祛邪扶正等固本培元之法,补益津液元气、通调气血津液之通道、俾表里之邪外出,令肾间动气回归本位。文章从新安固本培元视角探讨“命门动气”理论在痢疾的病因病机与治疗特色中的体现与运用,以期对现今临床诊治有所助益。
- 单位
“命门动气”学说以无形而有位的命门(即肾间动气)为人身太极之核心,认为肾间动气禀于有生之初,由水谷之气、宗气所养,化生五行、继成脏腑并与脾胃之气血共同统领三焦。“命门动气”学说指导痢疾相关疾病的治疗时,聚焦于肾间动气,通过温补肾阳、通补三焦、祛邪扶正等固本培元之法,补益津液元气、通调气血津液之通道、俾表里之邪外出,令肾间动气回归本位。文章从新安固本培元视角探讨“命门动气”理论在痢疾的病因病机与治疗特色中的体现与运用,以期对现今临床诊治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