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在心肌淀粉样变性诊断中的初步研究

作者:程召平; 陆敏杰; 尹刚; 程怀兵; 兰天; 戴琳琳; 张岩; 蒋世良; 王锡明; 赵世华*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6, 50(12): 935-939.
DOI:10.3760/cma.j.issn.1005-1201.2016.12.006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心脏MR初始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 mapping)技术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CA)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20例经生物学检查和超声确诊为CA患者的资料, 随机选取正常组20名及肥厚型心肌病(HCM)40例患者作为对照。所有患者进行标准心脏1.5 T MR检查, 包括初始T1 mapping改良Look-Locker反转恢复(MOLLI)序列和对比剂延迟强化(LGE)扫描, 测量T1值及其心功能参数。3组间测量指标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采用ROC曲线分析T1弛豫时间识别CA的敏感度与特异度。T1与心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评估采用Pearson检验。结果 CA组心肌T1弛豫时间[(1 124±49)ms]显著升高, 其与正常组[(973±39 ms)]和HCM患者[(1 045±50)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75, P<0.01)。T1=1 082 ms时, 诊断CA的特异度为80%, 敏感度为75%。T1=1 012 ms时, 排除CA的敏感度为100%, 特异度为40%。CA组患者T1弛豫时间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有相关关系, 随着T1弛豫时间增加, 左室射血分数降低(r=-0.51, P<0.01), 左心室质量指数增加(r=0.52, P<0.01)。结论初始心肌T1 mapping是一种有潜在能力诊断和量化CA的诊断方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