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Bardenpho工艺污水处理厂精细化运行措施研究

作者:杨敏; 郭兴芳; 孙永利; 郑兴灿; 李劢; 熊会斌; 申世峰; 吴凡松
来源:给水排水, 2020, S1: 177-182.
DOI:10.13789/j.cnki.wwe1964.2020.S1.043

摘要

以海河流域某采用改良Bardenpho工艺的高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为例,结合生产运行,对工艺诊断的现状运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精细化运行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置消氧区(设计HRT为1.4h)并控制好氧池末端DO在2mg/L以下,缺氧池平均碳源损耗控制量可达11.33mg/LCOD,后缺氧池平均外碳源损耗控制量可达10.3mg/LCOD,碳源乙酸钠溶液(有效含量25%)用量平均可降低10t/d,投加成本平均可节省51万元/月;通过设置内源反硝化区(设计HRT为2.3h),其强化脱氮能力至少可达0.5mg/L,碳源乙酸钠溶液(有效含量25%)用量可降低60t/月,投加成本可节省10万元/月;通过取消缺氧池碳源无效投加,可节省现状缺氧池碳源投加量37.5t/d,投加成本可节省191万元/月,并且后缺氧池模拟试验表明,去除1mg/L NO3--N约需5.59mg/L乙酸钠,在后缺氧池平均强化脱氮需求为2mg/L的NO3--N去除浓度及外回流比100%下,所需的碳源乙酸钠溶液(有效含量25%)平均投加量为89.44mg/L。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