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首次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基层医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N)的临床效果。方法 22例新生儿肺部病变经气管内注入PS(150~200mg·kg-1·次-1)为大剂量治疗组;另外21例注入PS(50~100mg·kg-1·次-1)作为小剂量治疗组。两组均予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呼吸支持,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吸入氧浓度变化、血气变化、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吸入氧浓度和血气分析情况较治疗前显著改善;首次大剂量组的用药次数、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首次小剂量组,两组治疗用药总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h治疗后两组的PaO2,PaO2/FiO2均显著升高,各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大剂量组的总住院费用要比小剂量组略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首次使用大剂量PS能有效治疗RDSN,且给药次数、呼吸机支持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住院费用略有降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