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及双醋瑞因对大骨节病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齐芳; 张琪; 崔丝露; 曹艳红; 焦喆; 刘宁; 李佳鑫; 张鑫; 于钧*
来源: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2, 41(12): 1008-1012.
DOI:10.3760/cma.j.cn231583-20210712-00234

摘要

目的探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以及新型治疗药物双醋瑞因对大骨节病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大骨节病诊断》标准(WS/T 207-2010), 2019年在大骨节病重病区选取Ⅰ度和Ⅱ度大骨节病病例共333人, 根据年龄、性别和病情分度匹配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A组, 118人)、硫酸软骨素组(B组, 99人)和双醋瑞因组(C组, 116人), 各治疗180 d。采集用药0、90、180 d时3组患者空腹静脉血, 分离血清, 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 包括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结果治疗0 d时, 3组患者8项肝功能指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治疗90 d时, B组血清GGT水平高于A组(P < 0.05);与治疗0 d时比较, 3组血清ALB水平均较低, ALP、TBIL水平均较高(P均< 0.05), ALB异常表达率均较低(P均< 0.001), A组TBIL异常表达率较低(P = 0.006)。治疗180 d时, B组血清ALB水平高于A组, 血清ALP水平高于A、C组, 血清AST水平高于C组(P均< 0.05);与治疗90 d时比较, 3组血清ALB水平均较高, A、C组血清ALP、ALT、AST水平均较低, B、C组血清GGT水平均较低(P均< 0.05);与治疗0 d时比较, 3组ALB异常表达率均较高(P均< 0.001), 而C组ALP异常表达率较低(P = 0.031)。结论短期服用3种口服药物均应注意监测肝功能指标ALB、ALP、TBIL, 长期服用硫酸软骨素应注意密切监测GGT、ALP及AST水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