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尿素类型与施肥深度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于2015—2016年和2016—2017年冬小麦生长季进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尿素类型为主区,施肥深度为副区,主副区各设两个水平,通过对不同处理下冬小麦花后旗叶光合特性及不同指标的关系研究,从生理学角度揭示产量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相较于普通尿素处理,普-控释尿素处理可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进而获得高产;相较于浅施(5 cm),尿素深施(10 cm)可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普-控释尿素处理显著提高花后旗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Pn),有效延缓叶片衰老,旗叶面积、净光合速率与千粒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而,小麦千粒重提高;干物质量的增长小于旗叶面积的增长,比叶重较普通尿素处理降低。同时,由于叶面积的增加,普-控释尿素处理的旗叶氮含量及单位叶面积氮含量(Narea)均有下降趋势,但光合氮素利用效率(PNUE)显著提高。花后旗叶面积、干重及光合氮素利用效率随尿素施用深度的增加显著提高。普-控释尿素深施处理可显著提高ABS/CSm、TRo/CSm、ETo/CSm,有效改善光系统Ⅱ(PSⅡ)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性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