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以序跋和评点为主的中国古代小说批评中,由“耳”“目”二字组成的术语随处可见。结合诸多小说常以“耳”“目”命题这一现象,我们发现,这些术语多被用以评说小说性能:有的被用以表明小说的道听途说性质以及“求真取信”史性,更多地被用以评说小说的诚妄、奇正、美丑等审美功能,还有的被用以评说小说的“悦人耳目”“醒人耳目”等功能和功效。除了依稀可辨的“因耳叙事”与“以目写人”两种评说倾向之外,“贵耳贱目”常被用以显示小说的传奇特点,而“娱目醒心”则常被用以传达小说的审美教化功用。与诗文批评中的“耳目”系列术语相比,小说批评中的“耳目”系列术语兼具娱乐与教化功能,不仅多被用以宣示故事的可靠性、可信性,而且还被用以强调小说的可读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