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鹏; 黄寿奖; 吕成杰; 赖登明; 赵晓霞; 胡书奇; 马东; 陈锐; 方舒; 韩一江; 钭金法*
来源: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23, 22(09).

摘要

目的探讨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15例经机器人辅助治疗的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临床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6~12个月的随访资料, 分析患儿术前、术中以及预后情况, 总结器人手术在肠旋转不良应用的相关经验。结果 15例患儿中男13例, 女2例;胎龄36+2~40+4周;早产儿2例, 足月儿13例;剖腹产7例, 顺产8例;手术时日龄(11.7±5.9)d;手术时体重(3 065±377)g;7例术前超声检查提示肠扭转720°, 5例术前B超提示肠扭转540°, 3例术前B超提示肠扭转360°;12例胆汁性呕吐, 3例非胆汁性呕吐;4例合并房间隔缺损, 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2例合并室间隔缺损, 其余7例未合并心脏畸形。15例均在机器人辅助下完成手术, 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57±8)min, 装机时间为(14 ± 3)min。术中气腹压力为(5.6±0.3)mmHg;呼气末PaCO2为(38.4±4.3)mmHg, 估计出血量1~3 mL。术后撤离呼吸机时间为(5.2±1.8)h。初次经口进食时间为术后(3.1±1.2)d, 足量进食时间为术后(7.2±1.8)d, 住院时间为(12.1±2.7)d。1例术后因局部肠粘连导致肠梗阻再次行手术治疗, 1例因肠动力异常住院时间达27 d, 其余13例恢复良好, 无呕吐、腹胀、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出院后随访结果提示15例均喂养良好, 手术切口愈合满意, 生长发育正常。结论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手术中应用安全、可行, 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