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生长激素(GH)预处理应用于首次促排卵周期结局不理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期间在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首次行IVF/ICSI助孕,且至少包含1次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遗传学检测(PGT-A)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共91例患者。所有患者首个促排卵周期结局不理想,于下一个月经周期前的6~8周使用GH预处理,连续使用至HCG日。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前后两次助孕的促排卵情况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 整体分析发现,给予GH预处理后,全部91例患者本周期的获卵数、MⅡ卵数、双原核(2PN)卵数、囊胚数、优质囊胚数、整倍体囊胚数、囊胚形成率及整倍体囊胚率均显著高于上一周期(P<0.05)。对其中41例前后周期均采用拮抗剂方案促排卵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发现,本周期的囊胚数、优质囊胚数、整倍体囊胚数、囊胚形成率及整倍体囊胚率均显著高于上一周期(P<0.05)。将拮抗剂方案促排卵患者按照不同年龄进行分层分析发现,≥38岁组和<38岁组中,本周期的囊胚数及囊胚形成率均显著高于上一周期(P<0.05);并将≥35岁患者进一步细分为≥40岁组和35岁≤年龄<40岁组,结果发现≥40岁组中前后周期的促排卵及胚胎发育情况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35岁≤年龄<40岁组中本周期的囊胚数、优质囊胚数、整倍体囊胚数、囊胚形成率及整倍体囊胚率均显著高于上一周期(P<0.05)。又按照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不同进行分层分析发现,AMH>1.2 ng/ml组中本周期的囊胚数、优质囊胚数、整倍体囊胚数、囊胚形成率及整倍体囊胚率均显著高于上一周期(P<0.05);AMH≤1.2 ng/ml组中本周期的2PN卵数、囊胚数显著高于上一周期(P<0.05)。结论 对于IVF/ICSI周期中无获卵/无囊胚形成或PGT-A周期结局不好的<40岁、AMH>1.2 ng/ml的患者,在促排卵过程中添加GH预处理可以明显改善胚胎发育情况及胚胎质量。
-
单位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 中南大学; 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