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新生儿临床特征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

作者:李蕊; 冯婧; 陈诚; 赵晓莉; 潘千; 冯晋兴; 曾淑娟; 陈晚铃; 刘榴媛; 陈均龙; 吴本清; 陈益华; 谢治利; 陈玉霞; 刘华艳; 张红琴; 陈俊; 苏倩; 庄静; 余章斌; 刘亚萍; 王艳荣; 王章星; 张雪梨; 杨传忠; 周平; 彭海波; 张梦梦; 周晓光; 黄上明; 李月凤; 唐红; 林岳华; 杨汉华; **; 苏展鹏; 刘晓红; 刘健; 涂济锋; 张珍; 刘颖; 倪滨瑜; 黄梅英; 黄月娇; 程贵辉; 黄海云; 李晓东; 薛立军; 潘育林; 李丹丹; 潘亚; 房晓祎; 庄思齐; 龙琦; 白玉新; 刘杰波; 张婧
来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3, 25(07): 678-684.

摘要

目的 探究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新生儿的临床特征。方法 将2022年12月7日—2023年1月12日(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深圳新生儿数据协作网27家医院542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住院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其临床特征。根据有无症状分为无症状感染组及有症状感染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胸部X线检查结果及转归。结果 542例患儿中,男285例,女257例;515例(95.0%)为足月儿,27例(5.0%)为早产儿。无症状感染组60例,有症状感染组482例。轻型336例(69.7%),中型125例(25.9%),重型15例(3.1%),危重型6例(1.2%)。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434例,90.0%),其次为咳嗽和/或吐沫(183例,38.0%)、鼻塞和/或流涕(131例,27.2%)、气促(36例,7.5%)、喂养不耐受(30例,6.2%)等。325例行胸部X线检查,其中肺部斑片状阴影或实变阴影136例(41.8%),气胸2例(0.6%),肺透过度降低2例(0.6%),余185例(57.0%)未见异常。396例(73.1%)予治疗,其中对症治疗341例(86.1%),使用抗生素治疗137例(34.6%),免疫球蛋白治疗4例(1.0%),呼吸支持治疗23例(5.8%)。542例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后出院,住院时间中位数为5 d。有症状感染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降钙素原水平低于无症状感染组(P<0.05),而血小板计数和血糖水平高于无症状感染组(P<0.05)。有症状感染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计数升高及血红蛋白浓度下降患儿比例均高于无症状感染组(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新生儿多为轻型,以发热为主要表现。有症状感染患儿多伴有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计数升高及血红蛋白下降等表现。患儿以对症治疗为主,预后良好。[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3,25 (7):678-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