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克隆绵羊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 VDR)基因CDS区,并研究其序列特征和该基因的组织表达情况,试验采用克隆与测序技术获得绵羊VDR基因CDS区序列,使用多种在线软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1月龄与12月龄的雄性和雌性绵羊各组织/器官内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绵羊VDR基因CDS区全长1 278 bp,共编码425个氨基酸。VDR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8 043.56,理论等电点为5.90,不稳定指数为55.77,平均亲水性分值为-0.483,属于不稳定酸性亲水性蛋白。VDR蛋白含有51个磷酸化位点,不存在跨膜螺旋结构与信号肽序列,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与细胞质内。VDR蛋白二级结构主要包含无规则卷曲、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结构中有一明显凹槽区域,该区域可能会与DNA结合并调控基因转录。VDR基因在1月龄和12月龄绵羊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最长肌、卵巢/睾丸和小肠内均有表达,且均在小肠内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12月龄绵羊的肝脏、脾脏、卵巢/睾丸与小肠中,VDR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1月龄(P<0.01),而在心脏与背最长肌中1月龄VDR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12月龄(P<0.01),但在肺脏与肾脏中1月龄VDR基因相对表达量与12月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VDR基因在绵羊体内广泛表达,且随着日龄增加,在各组织/器官中的表达趋势不同,提示其功能的广泛性与多重性,并且VDR基因在小肠内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提示其与肠道内物质的吸收息息相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