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6年Trager和Jensen成功建立了恶性疟原虫体外连续培养方法[1]以来,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恶性疟原虫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研究.恶性疟原虫的冻存与复苏,是能否成功进行体外培养的关键.国内外研究者[2]对寄生虫冻存方法的探索已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但就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低温对寄生虫的损伤,仍未得到规律性的结论.本实验对几种恶性疟原虫冻存复苏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得到提高恶性疟原虫冻存后复苏成活率的更为有效的方法,为恶性疟原虫的体外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