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文学在德语世界的接受场域是一个具有私人性、批判性和政治功能转换趋向的文学公共领域,其历史文化特征是探索当代中国文学在德接受形态的关键。德语文学公共领域的中国文学接受主要依赖文字、视听和事件三种媒介。文字媒介是跨文化文学传播的基本形式,通过文字语言转换和物质形式生产传播文学作品。当书面文字媒介从纸质印刷的物质形式延展到了数字空间,视听媒介也开始作用于德语文学公共领域的运作与演变。事件媒介将参与文学交流的个体直接聚集到共同的时空场景之下,呈现的是一种直接的公共性,同时也有强烈的互动戏剧性。德语文学公共领域始终占据以事件媒介为主、文字与视听媒介为辅形成的中国文学接受空间。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