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论语·八佾》篇“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一文,今世学者多认为“奥”指奥神,“灶”指灶神。但“奥”并非神栖之所,将“奥”理解为“奥神”,源自于后世学者对朱子《论语集注》“奥有常尊”之文的误读。另外,朱子《集注》“祭五祀之神,先祭于其所而后祭于奥”之说则又导出了另外一个错误的观点——奥、灶所祭只是一神(即灶神),顾炎武、黄式三、刘宝楠等皆持此说。刘宝楠又根据郑玄《论语注》进一步证成此说。但刘宝楠的错误之处在于,他没有弄清作为五祀之一的灶神与先炊老妇之神的区别。夏祭之祀灶神,其实是祀五行之火气,五祀之一的灶神祭于奥,属于地祇的序列,而祭于灶的先炊老妇之神,虽得冒“灶神”之名,却只是人鬼,地位上要卑于五祀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