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希浦系统起搏(HPCSP)对心力衰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40例)和HPCSP组(40例)。参考组男26例、女14例, 年龄(55.31±5.62)岁, 给予双心室起搏;HPCSP组男23例、女17例, 年龄(54.78±5.57)岁,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PCSP。比较两组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 心率(HR), 起搏参数(阻抗、阈值、感知), QRS时限, 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术后LVEDD[(59.45±6.01)mm、(64.37±6.52)mm]、HR[(75.42±7.61)次/min、(80.64±8.15)次/min]均明显低于术前[(70.23±7.26)mm、(69.58±7.21)mm、(90.45±9.31)次/min、(89.38±9.14)次/min](均P<0.05);HPCSP组术后阻抗[(510.79±51.26)Ω]明显低于术前[(541.37±55.23)Ω](P<0.05), 且与参考组比较, HPCSP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LVEF、LVESD、DBP、SBP及SF-36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 且与参考组比较, HPCSP组明显升高(均P<0.05);两组手术前后阈值、感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 两组术后QRS时限明显缩短(均P<0.05), 且与参考组比较, HPCSP组明显缩短(P<0.05)。HPCS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 明显低于参考组27.50%(11/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2, P=0.039)。结论 HPCSP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保证心室同步收缩, 提高生活质量, 安全有效。
-
单位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