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代孫楨是嘉靖年間重要的古璽印鑒藏家。孫楨所藏古璽印數量在百餘方,嘉靖三十四年(1555)前後,孫楨據其藏印鈐拓成譜,該譜是目前所知早于上海顧氏《集古印譜》的一部原鈐印譜。孫楨所鈐原譜雖佚,但其所藏印章的内容、材質、紐制,以及其印譜之體例與考釋等得以保存在萬曆四十五年(1617)刊刻的《石雲先生印譜釋考》之中。《石雲先生印譜釋考》在編纂體例上先收録官印,後私印;私印按照沈約四聲排列,成爲後世大部分集古類印譜編纂體例的定則。嘉靖末,孫楨所藏古璽印轉售與上海顧從德家族,成爲顧氏之藏品,孫氏舊藏古璽印部分出現在隆慶六年(1572)之顧氏《集古印譜》中,半數以上出現在萬曆三年(1575)木刻本《印藪》中;并且在《印藪》一譜中,私印部分的編纂體例、印章考釋内容等借鑒了《石雲先生印譜釋考》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