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MicroRNA在动脉硬化中调控机制及中医药干预进展

作者:文琦; 何贵新*; 玉黎燕; 冯雨菲; 胡梦弦; 秦伟彬; 肖婷; 申永艳; 黄振乐
来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23(12): 98-103.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1.12.020

摘要

外泌体是一类源于细胞内膜,大小在30~100 nm的囊泡。囊泡内包含多种蛋白质和核酸等。其在细胞之间的信息通讯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在包含的多种RNA中,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长度由19~25个核苷酸组成的微小内源性非编码RNA。它可通过靶向mRNA的3’非翻译区(3’UTR)来介导靶基因转录后的基因沉默,从而起到调节基因表达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iRNAs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它们通过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影响体内脂肪代谢、炎症反应以及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和自噬,从而促进或抑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医学凭借多靶点、多环节的调节特点,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可观的疗效。中医药基于调控miRNAs表达量对动脉硬化的防治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就miRNAs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的机制,以及中医学干预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进行综述。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