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1914—1916年间列宁在伯尔尼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到1937年毛泽东在《矛盾论》中阐述的观点,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革命认识论主线。列宁通过阅读马克思的著作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有了新的认识,为改变世界提供了主体和客体密不可分的独特见解。毛泽东尤其关注列宁的"伯尔尼笔记",他不仅掌握了其核心观点,还将其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在毛泽东看来,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的区别不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还成为反驳教条主义的论据。更重要的是,毛泽东还进一步提出了矛盾的相对同一性和绝对斗争性的区别,并指出变化是绝对的,因为世界是矛盾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当然,这也意味着旧的矛盾存在的条件已经过时,社会主义执政时期将出现新的矛盾。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