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利用化学生物信息学探究敦煌大泻脾汤治疗胃癌的潜在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方法 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情况。TCMSP数据库下载大泻脾汤中药化合物,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化合物潜在靶点。Drugbank、Genecards、TTD及DisGeNET数据库检索胃癌靶点。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互作并利用Clusters模块进行靶点聚类。CytoHubba插件筛选大泻脾汤治疗胃癌的核心靶点,ClueGO插件进行核心靶点KEGG富集分析。分子对接评估靶点-化合物亲和力,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动态分子机制。结果 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大泻脾汤冻干粉能够促进胃癌细胞凋亡,可使其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P<0.05),抑制其增殖(P<0.05)。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大泻脾汤与胃癌的共有靶点188个,通过Clusters模块聚类得到参与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及细胞生长分化的3类靶点,主要涉及TNF signaling pathway、PD-L1 expression and PD-1 checkpoint pathway in cancer及p53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TNF、EGFR及AKT1与核心成分的亲和力最好;粗毛甘草素B、甘草异黄烷酮、5-异戊二烯基紫铆花素等与各潜在关键靶点的亲和力均较好。通过5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潜在活性分子与其靶蛋白形成了稳定的分子间作用。结论 本研究对敦煌医方大泻脾汤潜在起效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进行了挖掘,为其通过“寒热并用、调和阴阳”治疗胃癌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化学生物信息学参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