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进入新时代,"担当作为"被中央上升到干部选任评价至关重要的指标,但学术界对其没有明确的定义,其反义词"为官不为"反倒成为学术界讨论焦点。本文基于文献回顾法与文本量化法,梳理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甘肃、四川等16省区出台担当作为的相关文件,建构一个内涵模型,从个体层面、组织层面、行为层面与结果层面分析"担当作为"的具体内涵。担当作为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政治自觉(愿意为)、专业主义(能够为)、勇于承担任务(主动为)、取得良好绩效(为得好)。作为本土概念的担当作为体现了价值综合与严格标准,超越了韦伯官僚模式的"技术官僚"行为要求,涵盖了近些年体现"直接回应性"伦理规范的新官僚概念,这一内涵模型对完善干部选任制度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