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血管内皮损伤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目前关于血管内皮损伤机制的研究较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CAD)的危险因素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内皮功能紊乱、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最终导致CAD发生。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重构机制的研究,在预测CAD发展和指导CAD治疗方面有重要作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冠心病血运重建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PCI后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血栓、再狭窄等发生率不断降低。冠脉支架技术也以血管内皮损伤和冠脉重构发生机制为基础不断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