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并对其预后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8月至2017年12月诊断的原发肺腺样囊性癌病例59例, 进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总结临床病理特征, 并进行随访, 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相关的数据分析。并对15例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RAS及BRAF基因检测。结果原发肺腺样囊性癌59例中, 男25例, 女34例, 男女比例为1.0∶1.4, 年龄29~81岁, 平均年龄55岁, 肿瘤最大径1.0~9.6 cm, 平均2.8 cm。吸烟患者15例(25.4%), 不吸烟患者44例(74.6%)。肿瘤主要发生在气管28例(47.5%), 左主支气管7例(11.9%), 右主支气管5例(8.5%)。大体表现为气管或者支气管内灰白色结节状肿物, 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小而一致, 排列呈管状、筛状或者实体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表达CK7、S-100蛋白、Sox10、CD117、p63, 2例病例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阳性, Ki-67阳性指数3%~40%。肿瘤分级Ⅰ级18例(30.5%), Ⅱ级26例(40.1%), Ⅲ级15例(25.4%)。TNM分期Ⅰ期39例(66.1%), Ⅱ期7例(11.9%), Ⅲ期10例(16.9%), Ⅳ期3例(5.1%)。治疗方法包括单纯手术治疗23例(39.0%), 手术辅助放疗3例(5.1%), 手术辅助化疗9例(15.2%), 单纯化疗24例(40.7%)。EGFR、KRAS及BRAF基因均未检测到突变。第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4.9%、86.4%及84.7%。预后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和肿瘤的大小对患者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肺腺样囊性癌患者多数为早期病变, 预后较好, 肿瘤的大小和患者的年龄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