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药倍半萜化合物M36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作者:刘东晓; 刘亚鑫; 黄惠铭; 欧阳里山; 王超超; 谢锦欣; 王龙燕; 魏雪娇; 谭鹏; 屠鹏飞; 李军*; 胡仲冬*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3, 1-9.
DOI:10.13422/j.cnki.syfjx.20231423

摘要

目的:本论文针对从没药Myrrha中分离得到的倍半萜化合物M36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开展了研究。方法: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2、4、6、8、10 μmol·L-1)M36干预HepG2细胞。首先采用噻唑蓝(MTT)、集落形成实验、EdU增殖实验来检测M36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影响。再利用Hoechst染色、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法研究M36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采用吖啶橙染色和免疫印迹法检测M36是否激活人肝癌HepG2细胞发生自噬。最后借助免疫印迹法来检测相关通路的蛋白水平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M36能显著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P<0.01),给药处理48 h后的IC50为5.03 μmol·L-1,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M36还能够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和自噬。8 μmol·L-1的M36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后,其细胞凋亡率为42.03%±9.65%(P<0.01)。与空白组比较,4、8 μmol·L-1的M36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后,剪切的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cleaved-PARP)的蛋白水平上调(P<0.01)。吖啶橙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4、8 μmol·L-1的M36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后自噬被激活(P<0.01),并从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II(LC3-II)蛋白水平上调中得到进一步验证(P<0.01)。最后,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及其下游核转录因子c-Jun、p-c-Jun的蛋白水平均发生上调(P<0.05,P<0.01),说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有关。结论:没药倍半萜化合物M36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和自噬,其机制可能与激活MAPK信号通路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