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滨海盐沼湿地是重要的蓝色碳汇,同时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评估滨海盐沼湿地的碳汇能力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我国制定增汇减排政策,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模型模拟江苏省不同地区滨海盐沼湿地碳动态的时空变化,探讨芦苇、碱蓬和互花米草三种典型盐沼湿地对长期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81—2020年江苏滨海盐沼湿地的碳汇总量为9.70 Tg C,总的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为-19.24 Tg CO2-eq,其中射阳的碳汇总量与对增温的负效应最大;在空间分布上,江苏南部的碳汇能力和GWP大于北部;不同盐沼湿地之间差异明显,碳汇能力从大到小依次是互花米草湿地、芦苇湿地和碱蓬湿地,GWP则表现为芦苇湿地<互花米草湿地<碱蓬湿地;在年际变化上,1981—2020年江苏各地三种盐沼湿地的净初级生产力与GWP均呈增加趋势,碳汇能力年际差异较大,但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气温升高,碱蓬和互花米草的净初级生产力增加,芦苇净初级生产力减小,CH4和N2O排放量的变化明显大于净初级生产力,除各地芦苇湿地N2O排放量表现出不同特征外,CH4和N2O排放量均有大幅增加;降雨与芦苇湿地和互花米草湿地的净初级生产力和CH4排放量正相关,碱蓬湿地则相反,降雨与三种盐沼湿地N2O排放量均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