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侗族传统乐舞的文化重构与表演空间生产在以“大戊梁歌会”为主题的节庆旅游资源开发下,呈现“内外景观群落的表演循环”“固定广场舞台的即兴表演”“移动实景舞台的表演聚焦”三个主要特征。表演空间中的各行动主体占据“场”内不同的位置,并依据各自的“惯习”参与到“场”内的资源竞争与交换中,“场”内部与各“场”之间的权力关系错综复杂,“表演场”呈现多元属性杂糅的网状结构。为适应当下空间景观、迎合旅游者的“凝视”及带动经济效益,侗族传统乐舞在新的表演空间生产过程中走向了现代风格的形态重构,其表演语境的置换、专业舞台语汇的融入,使侗族身体符号产生了新的意义指称。多重权力博弈、多种乐舞符号并置、多类表演形态相叠、多层文化意义生产,加速了侗族传统乐舞表演空间的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