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互作效应对陕北温室马铃薯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杜常亮; 王秀康*; 王宁; 贠佳; 张慧慧; 邢英英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2020, 18(05): 1702-1709.
DOI:10.13271/j.mpb.018.001702

摘要

为在陕北地区栽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过程中选择合理的灌水施肥量,本研究采用随机区块组合的温室试验,滴灌施肥由3个灌水水平(100%ET0, 80%ET0和60%ET0)和3个施肥水平(100%F(N-P2O5-K2O=240-120-300 kg/hm2), 75%F和50%F)完全随机组成为9个处理(T1, 100%ET0×100%F; T2,80%ET0×75%F; T3, 60%ET0×50%F; T4, 100%ET0×75%F; T5, 80%ET0×50%F; T6, 60%ET0×100%F;T7, 100%ET0×50%F; T8, 80%ET0×100%F; T9, 60%ET0×70%F),以常规施肥(施肥量为50%F)和沟灌(灌水量为60%ET0)为对照处理(CK),研究水肥互作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T9处理(60%ET0×70%F)条件下的马铃薯株高、茎粗生长优势较为明显,不会产生"徒长"现象,叶绿素含量较高,有利于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增产量明显且变异系数小,各品质指标含量较高且变异系数较小。因此,该处理可作为陕北地区温室马铃薯种植灌水施肥优选方案。本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优质马铃薯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