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戴明循环法开展北京市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的干预成效

作者:高璐滢; 王红燕; 谷杨; 马莉; 陶葸茜; 王若蛟; 徐雯; 李建初*; 姜玉新
来源: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1, 18(07): 647-651.

摘要

目的探究开展戴明循环法干预后北京市超声医学专业的质量控制变化。方法从超声结构、过程、结果三个层面,制定质量控制管理指标,并通过开展质量控制培训、单病种质量控制、现场质量控制指导进行戴明循环管理,比较戴明循环管理前后的2017年和2019年北京市71家哨点医院超声专业质量控制指标的数据,其中超声结构及过程质量分析指标采用秩和检验,超声结果质量分析指标采用成对样本t检验。结果基于戴明循环法管理,2019年北京市超声医师医患比为1.18(0.92,1.58)人/万人次,与2017年相比较[1.34(1.01,2.31)人/万人次]减少11.94%。2019年北京市超声医师人均每日工作量为33.85 (25.59,43.36)人次,与2017年相比较[29.86 (17.86,39.65)人次]增加13.36%。2019年北京超声报告阳性率为(0.72±0.19),与2017年相比较(0.56±0.23)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21,P<0.001)。2019年北京市医疗机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0.84±0.09),与2017年相比较(0.81±0.14)增加3.70%。结论实施戴明循环法的质量控制管理,在超声工作量增多的情况下,仍提高了北京市超声医学的超声诊断符合率等核心质量控制结果指标。

  • 单位
    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