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PLR)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小管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住院治疗的268例T2DM患者, 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 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CR<30 mg/g)、微量白蛋白尿组(30 mg/g≤UACR<300 mg/g)和大量白蛋白尿组(UACR≥300 mg/g)。收集纳入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常规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生化指标, 计算NLR、PLR和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 并检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肌酐(Ucr), 以α1-MG/Ucr、β2-MG/Ucr和RBP/Ucr作为反映肾小管损伤的指标。采用χ2检验、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对各组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 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炎性指标与肾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预测价值。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94例)的NLR和PLR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94例)和微量白蛋白尿组(80例), 微量白蛋白尿组NLR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NLR、PLR四分位数的递增, 患者UACR及RBP/Ucr、α1-MG/Ucr、β2-MG/Ucr逐渐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 NLR、PLR与UACR、RBP/Ucr、α1-MG/Ucr、β2-MG/Ucr均呈正相关(r=0.254~0.385, 均P<0.01), 与eGFR呈负相关(r=-0.328、-0.151, 均P<0.01)。ROC曲线显示, NLR判定UACR>30 mg/g、eGFR<60 ml·min-1·(1.73 m2)-1及肾小管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0、0.679、0.717、0.702、0.737, 灵敏度分别为75.29%、85.87%、80.88%、83.74%、85.59%, 均优于PLR(AUC分别为0.639、0.639、0.659、0.644、0.676, 灵敏度分别为58.05%、75.00%、63.24%、65.04%、58.56%)和hs-CRP(AUC分别为0.597、0.559、0.618、0.644、0.653, 灵敏度分别为62.50%、30.12%、63.93%、68.42%、70.87%)。结论 NLR和PLR与T2DM患者肾小管损伤密切相关, NLR在综合反映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方面优于PLR和hs-CRP。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