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江汉平原三个主推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

作者:王佳伟; 孙华林; 王小燕; 赫婷婷; 高春保; 夏来福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7, 56(11): 2016-202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1.004

摘要

以江汉平原主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漯麦6010、郑麦9023、鄂麦580为试验材料,设置了每公顷225万、300万、375万3个密度处理,分析了密度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比值、孕穗及开花期旗叶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密度处理间,3个品种在密度为300万/hm2时,子粒产量和旗叶叶绿素SPAD值均达最高,旗叶MDA含量最低;郑麦9023和鄂麦580在密度为375万/hm2时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比值最高,密度为225万/hm2时最低,而漯麦6010则在密度为225万/hm2时比值最高,300万/hm2时比值最低。同一密度不同品种间,漯麦6010子粒产量和旗叶叶绿素SPAD值最高,鄂麦580最低,郑麦9023居中;而旗叶MDA含量以漯麦6010最低,鄂麦580的最高,郑麦9023居中;鄂麦580的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比值最高,其次是漯麦6010,郑麦9023最低。

  • 单位
    长江大学; 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