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指标联合心脏彩超对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作者:张思薇; 王安琪; 陈文娜*; 王柏山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2019, 46(11): 2245-2247.
DOI:10.13192/j.issn.1000-1719.2019.11.002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气虚血瘀、气滞血瘀与痰浊瘀阻3种常见证型间凝血指标以及心脏彩超的差异及意义,为临床冠心病中医分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收治至今的12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分为气虚血瘀组、气滞血瘀组和痰浊瘀阻组,检测各组患者凝血及心脏彩超指标,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PT活动度在3组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 <0. 05),组间比较痰浊瘀阻组显著高于气虚血瘀组(P <0. 01)和气滞血瘀组(P <0. 05);左房前后径在3组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 <0. 05),组间比较气滞血瘀组显著低于气虚血瘀组(P <0. 05)。其余指标在各组间存在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3种中医证型的冠心病患者中,痰浊血瘀组PT活动度最高,提示其形成血栓的风险高于其他两组。气滞血瘀组病人的左房内径最小,提示其心脏扩张程度略轻于其他两组。本研究结果提示,PT活动度与心脏左房前后径两个指标联合检测可以做为鉴别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的诊断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