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证治方药规律研究

作者:张成波; 童正一; 许金海*; 乔娇娇; 陈波平; 周晓宁; 叶洁*; 莫文; 施杞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 55(04): 15-20.
DOI:10.16305/j.1007-1334.2021.2005046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证治方药规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医学网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并整理199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有关中药内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文献,运用Excel 2010软件计算证型、证候要素与方药的频数、频率,运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库中的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1)最终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59篇,归类后得出本病的中医证型有34个,其中肝肾亏虚证、气滞血瘀证、经络瘀阻证、气血不足证为常见证型,占58.82%。(2)实性病性要素为6个,主要为血瘀、气滞、湿阻;虚性病性要素为4个,主要为气虚、血虚、督脉亏虚。脏腑病位主要涉及肾、肝。(3)治疗本病的中药方剂共有84首,其中成方46首,成方运用较多的是补阳还五汤、地黄饮子、圣愈汤等;对常用成方功能进行归类,发现补益剂与理血剂的使用频率最高,占78.26%。(4)治疗本病的中药共165味,高频中药依次为当归、黄芪、川芎、红花等;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常用药物类别,其中补虚药最多、占34.60%。(5)聚类分析可知本病高频使用的中药可分三类,对于肝肾亏虚兼风寒湿阻型可选药物组合为牛膝、党参、山茱萸等;对于气虚血瘀型可选的药物组合为当归、黄芪与川芎;对于经络瘀阻型可选的药物组合为白芍、地龙、赤芍等。(6)关联规则分析得到7味核心中药、14条核心药物组合,其中得到一组角药(黄芪、当归、川芎),并发现核心药物组合主要为补虚药(黄芪、当归、白芍)、活血化瘀药(川芎、桃仁、红花)以及平肝熄风药(地龙)。结论采用数据挖掘分析中医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证治方药规律的方法可行,其结果可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有价值的参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