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析了广西某乡镇潜水层地下水的27种基本水质因子和石油类物质,结合地下水Ⅲ类标准和当地地下水背景值,利用污染指数法评价当地地下水的污染状况,筛选出特征污染因子,同时,将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与地统计学相结合,对特征污染因子的空间分布及来源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大肠杆菌外,该区域地下水的所有水质因子平均值均低于Ⅲ类标准,硫酸盐和氟化物的均值分别为背景值的85.87%和83.33%,但是最大值分别为背景值的1.30倍和1.85倍,而大肠杆菌均值分别为Ⅲ类标准和背景值的1.77倍和4.42倍,因此,将硫酸盐、氟化物和总大肠菌群作为该区域的重点防控水质因子;区域内硫酸盐和氟化物的含量呈现显著性相关且聚为一类,大肠杆菌与其他水质因子相关性极弱且单独聚为一类;水质因子分布空间各异,硫酸盐与氟化物的高值区主要集中于该区域的东南部,污染源为自然因素与工业园污水排放相叠加,总大肠菌群的高值区主要集中于西部,污染源为乡村农业及养殖污染.通过区域地下水污染状况的解析,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