脲酶阳性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学研究

作者:胡薇薇; 席胜军; 吴晓琳; 戴瑶瑶
来源:浙江预防医学, 2015, 27(09): 970-972.
DOI:10.19485/j.cnki.issn1007-0931.2015.09.036

摘要

目的描述引起食物中毒的脲酶阳性副溶血性弧菌(Vp)菌株的血清分型和有关毒力基因的分布,为防制Vp食物中毒的有关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对86株脲酶阳性的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分离株按照GB/T 4789.7—2008进行血清分型和神奈川试验;用复合PCR技术同时检测Vp的耐热直接溶血素毒力基因(tdh)和耐热直接相关溶血素毒力基因(trh)。调阅、分析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中被采样人的临床症状。结果 86株脲酶阳性Vp神奈川试验全部阳性,均来自有腹痛、腹泻等细菌性食物中毒症状且最终被判定为食物中毒病例。其中O3∶K6血清型28株,O4∶K8血清型10株,其他血清型16株,不能分型32株。86株脲酶阳性中47株携带tdh基因,1株携带trh基因,未发现同时携带tdh基因和trh基因的菌株。结论引起辖区食源性疾病脲酶阳性Vp主要血清型为O3∶K6,其次是O4∶K8。脲酶阳性的菌株也可拥有tdh毒力基因,有较强的致病性,当食品检测中检出此类菌株时,应特别引起重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