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PR)对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内分泌治疗效果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了1991年1月~2002年10月间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3788例连续性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选择ER+且接受三苯氧胺3~5年的7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ER+PR+患者与ER+PR阴性(-)患者不同的预后评估PR的预测价值。结果:绝经后患者的ER+PR-比例较高。与ER+PR+患者相比,ER+PR-患者在年轻人(<45岁)中的比例较低,而在老年人(≥60岁)中比例升高,但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平均随访时间40个月后,两组间总的DFS无差别(P=0.1374),OS差别显著(P=0.0102)。按年龄<45岁,45岁~60岁和≥60岁三个阶段分层后发现,<45岁组及45岁~60岁组的ER+PR+与ER+PR-患者的DFS与OS均无差别,但是≥60岁患者两组间差别显著(DFS:P=0.0484;OS:P=0.0009),绝经后患者的组间差别也有相似发现。多因素分析也支持PR对ER+患者OS具有独立预后能力(全部:P=0.032;≥60岁:P=0.006)。结论:PR是能够很好地预测老年ER+患者对三苯氧胺的治疗效果,也对全部ER+患者有较弱的预测作用;老年ER+PR-患者对三苯氧胺治疗不敏感,需要临床更合理用药。
-
单位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