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婴幼儿发育行为与母乳喂养关联的队列研究

作者:叶奥星; 陶兴永; 严双琴; 左阿珠; 潘维君; 黄锟; 陶芳标
来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7, 51(09): 807-813.
DOI:10.3760/cma.j.issn.0253-9624.2017.09.007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母乳喂养情况对婴幼儿发育行为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的马鞍山优生优育出生队列为基础。基线人群纳入标准:年龄≥18岁;建卡时孕周≤14周;无严重的心、肝、肾疾病或精神病史。基线研究共纳入3474名孕妇,获得3 273名单胎活产儿,随访至婴儿18月龄剔除母乳喂养资料不完整、未完成6月龄和18月龄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第3版(ASQ-3)评价的婴幼儿,共纳入2404名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孕产妇一般人口学特征、分娩信息及婴幼儿基本信息、母乳喂养情况等资料。采用ASQ-3评价6月龄和18月龄婴幼儿发育行为,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乳喂养情况对婴幼儿发育行为的影响。结果婴幼儿6个月内母乳喂养强度得分为(26.56±10.56)分。05月龄时纯母乳和主要母乳喂养率分别为54.20%(1303名)、54.0%(1298名)、54.0%(1297名)、50.5%(1213名)、34.4%(827名)、9.9%(237名)。调整孕妇年龄、孕前BMI、孕妇智力、分娩方式、婴幼儿性别、胎龄、婴幼儿出生体重、家庭经济状况后,与从未母乳喂养相比,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为13个月的婴幼儿6月龄时精细运动能区发育低下率较低(RR=0.36,95%CI:0.170.79),18月龄时沟通能区发育低下率较低(RR=0.27,95%CI:0.080.88),18月龄时个人-社会能区发育低常率较低(RR=0.36,95%CI:0.210.63);与从未母乳喂养相比,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达到4个月及以上的婴幼儿6月龄时精细运动能区发育低下率较低(RR=0.58,95%CI:0.340.97),18月龄时沟通能区发育低下率(RR=0.40,95%CI:0.180.85)和发育低常率(RR=0.65,95%CI:0.480.87)均较低,18月龄时精细运动能区发育低下率较低(RR=0.56,95%CI:0.350.90),18月龄时个人-社会能区发育低常率较低(RR=0.57,95%CI:0.390.83)。随着母乳喂养强度的增加,6月龄婴幼儿沟通能力低下率以及18月龄幼儿沟通、精细运动、解决问题能力低下率均降低,其RR(95%CI)值分别为0.98(0.961.00)、0.96(0.930.99)、0.98(0.971.00)、0.98(0.961.00);随着母乳喂养强度的增加,18月龄幼儿沟通能力低常率降低,RR(95%CI)值为0.99(0.981.00)。结论母乳喂养、延长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增加母乳喂养强度可促进婴幼儿发育行为健康。

全文